2024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拉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动员大会既定部署,强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全市文化行业产值达32.79亿元,同比增长33%;旅游人数和收入达到4324.44万人次、529.28亿元,分别增长15.01%、14.02%。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奋斗姿态。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坚决贯彻市委关于文旅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完成拉萨市文化和旅游局挂牌、“三定”编制等工作,完善规章制度、优化班子分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及时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机关党支部、西藏牦牛博物馆党支部、市图书馆党支部、市群艺馆党支部、市歌舞团(曲艺团)党支部相继召开党员大会并选举产生第一届支部委员会。二是强化理论武装。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8次、党组会学习19次、支部学习6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持续夯实学习根基。三是坚持人才强基。做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2024年度公开遴选(招聘)公务员(工作人员)工作,开展干部竞争上岗、艺术系列中初级职称评审,采取“5+3”形式委托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培养32名舞蹈专业学员。四是坚持管党治党。严格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年初召开专题部署会、年中召开推进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巩固作风建设成效。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实地教学,增强廉洁从政、廉洁用权意识。
(二)坚持优化服务,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一是举办文化惠民活动。举办春节、“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参加“格桑花演出季”、“雪域古城圣地拉萨”主题晚会及文旅部演出活动,推动拉萨文化艺术交流发展。全市各级文艺团队、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共开展文化惠民活动8990场次。二是开展文艺创新创作。新创改编文艺作品298个,新创132个、改编166个,涵盖群口相声、小品、歌曲、舞蹈、剧目等。我市歌舞团作品《古格琴韵》获文旅部优秀剧目奖、《不变的心》获文旅部优秀作品,在第二届西藏文化艺术节专业舞蹈大赛中,《扎念情》获“单双三”民族民间舞一等奖、《泥土里的梦》获得“单双三”现代舞一等奖。三是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建全区首家24小时智慧图书馆,采用多媒体、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资源、空间、设备等智能化管理,举办拉萨市首届图书展会暨拉萨春日书会系列活动,城市文化驿站开展了展览、音乐会、露天电影放映、学术交流、文学沙龙、非遗集市、城市考古及艺术教育等活动,城市书房赴各县(区)开展巡回宣讲30余场,开展堆龙德庆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区)创建验收工作,“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持续“出圈”。2024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共开展活动240余场,覆盖线上线下480万余人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媒体浏览量超400万余次。
(三)坚持全域提升,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先行。启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开展《拉萨市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门票经济与产业经济并重发展规划—以纳木措景区为例》研究。开展“拉萨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景区破除门票依赖经济发展路径-以纳木措景区为例”的课题研究。二是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制定印发《拉萨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2024年度推进计划及保障措施》,开展技术培训30余次,调查旅游资源7799处,新认定3887处、占比49.8%,优良级资源(三、四、五级)1882处、占比24.1%。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完成旅游资源普查系列成果并通过专家初评。三是推动星评、景评工作。研究制定拉萨市创建提升A级旅游景区计划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创建旅游星评、景评、标准民宿工作的通知》,兑现2023年度星评景评补贴资金76万元。编制《西藏拉萨纳木措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升与规划设计全程方案(大纲)》并先后通过市政府专题会、市委常委会研究审议,组建了工作专班。稳步推动拉鲁湿地、南山公园、莲华之宝创建4A级景区。评定三星级宾馆(饭店)1家,AAA级景区(点)1处,AA级景区3处,甲级民宿2家;向区文旅厅推荐评定四星宾馆(饭店)4家,AAAA级景区(点)4处,民宿2家。四是挖掘旅游精品线路。以拉北环线为主线,打造拉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梳理“乡村有节气”“乡村有古建”“乡村有风味”“乡村有好礼”四个主题13条线路。在拉萨融媒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开设“雪域古城·圣地拉萨”专栏,发布各县(区)旅游线路宣传视频100余集。五是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开展藏历新年民俗活动、春耕春播活动,完成12项节庆活动的审核,兑现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等6个节庆活动资金。举办2024环拉萨自行车赛、半程马拉松和跨喜体育赛事、第二届中国(拉萨)数字化自驾游大会等活动。兑现第六轮“冬游西藏”奖励补助68万元,举办第七轮“冬游西藏”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制作《拉萨“十景”》《拉萨市落实8条惠民政策》等宣传片。六是创新宣推方式方法。参加上海ITB展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第六届大运河博览会等展示展销活动,邀请知名旅游博主先后在广州、成都、西安等开展招商引资。参加2024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惠林顿香山旅游峰会、2024年亚太旅游协会旅游交易会,加快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步伐。与国航、川航开展合作,投放拉萨文旅宣传视频、广告,在《西藏航空》杂志共发布5期30000余册杂志,覆盖航班19600架次、客流量150万余人次。加大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拉萨文旅”微信公众号粉丝量225004,共发布内容784条,总阅读量129.3万人次。“拉萨文旅”官方抖音账号粉丝量52.6万,共发布短视频391条,总播放量2000万余人次,总点赞量171.5万,评论量46925条,分享量58317条。
(四)坚持文旅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一是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成功举办2024拉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制定印发《拉萨市全域旅游配套大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提升和打造“景区景点景品”的工作方案》,投资7.68亿元建设项目45个,正在实施15个,剩余30个正在办理前置手续并纳入“十五五”项目库。深化文旅品牌打造,城关区功德林天街被评定为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墨竹工卡县命名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区)、当雄县康玛温泉命名为自治区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完成“拉萨游礼”文化品牌建设,筛选、评审32家提名第三批拉萨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企业。当雄县、曲水县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已向区文旅厅申报。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拉萨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方案》《拉萨市文化和旅游局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审查文件合同84份。落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梳理汇总一次性告知书7项。审批旅行社51家,变更信息旅行社51家,设立服务网点13家;申请受理文化类经营场所104件,已办结87件。四是促进文旅消费升级。大力开展“雪域古城·圣地拉萨”文旅惠民活动,进一步优化文旅促消费政策,落实文旅促经济惠民生助企业8条政策,累计发放旅行社补贴13.94万元,住宿补贴995.14万元,销售数字旅游卡10000张,发放大学生旅游幸运卡1331张。通过旅游业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14万人次、增收8.7亿元,同比增长20.7 %、25.73%。
(五)坚持科学保护,传统文化魅力日益彰显。一是抓好文物保护。修改完善《拉萨市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实施方案》并提请市政府审议,推进聂塘卓玛拉康消防提升工程、哲蚌寺僧舍生活用电线路改造、色拉寺拉东岗及康斯拉让维修工程等项目,完成《拉萨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提升规划》《拉萨八廓古城56座居民大院专项规划》等1+8专项规划编制,对56座古建大院保存状况进行评估。累计出动1613人次、检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不可移动文物500余处。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5县区及古城和药王山743处文物点普查,形成24万余字普查资料。二是做好非遗传承。举办拉萨市非遗保护能力提升培训,完成自治区级非遗工坊和非遗旅游区示范点申报,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六批421名,其中市级108名。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国家文旅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六)坚持监管并举,文旅市场环境平稳有序。一是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共出动执法人员4820余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单位2422家次,立案29起,办结27起,处罚48.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094.6元。二是做好旅游投诉处理。组织编制《拉萨市旅游条例》《旅游业服务标准》,拉萨市旅游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制定拉萨市旅行社“红黑榜”公示制度,每季度向社会公布旅行社“红黑榜”和文化旅游市场行政处罚典型案件。2024年,共受理旅游投诉纠纷5419起、挽回经济损失326.19万元。三是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制定印发《涉旅从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先后组织4期10批次、3816名涉旅从业人员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发放上岗证1905张,探索建立“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旅游市场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服务意识与发展需求不匹配。部分旅游景区(点)资源挖掘不够,在文旅产品、项目规划建设上缺乏创新。“门票经济”仍占主流,“二消项目”发展滞后。二是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发展需求不匹配。道路交通、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停车、食宿、购物等配套设施信息化短板突出。三是文旅产业培育与发展需求不匹配。“+旅游”融合发展产业体系不健全,文化内涵价值挖掘不足,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乏力。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十五五”文旅产业专项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文化旅游创新发展。二是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统筹推进藏戏演出季、朗玛堆谐(大赛)、唐卡展览、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非遗旅游等“+旅游”产业。三是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实施“拉萨游礼”文化品牌建设,持续推进纳木措国家5A级景区创建,拉鲁湿地、南山公园等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推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创建工作。四是在宣传推广上下功夫。举办纳木措开湖日等系列活动,积极参加国际旅游博览会、运博会、进博会、消博会等各类海内外专场推介。五是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深化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督工作机制,推进旅游行业协会作用发挥和智慧旅游平台创建应用。持续开展文旅市场能力素质提升行动,提升旅行社、星级宾馆(饭店)等服务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