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拉萨市委组织部印发的《拉萨市智力援藏培训计划》,在江苏省文旅厅(文物局)支持协调下,由拉萨市文化和旅游局、由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承办的拉萨市文物骨干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于2025年6月10日至19日(共计10天)在南京成功举办。项目参训对象为拉萨市及下属区县文旅系统文物工作人员,共计25人。
一、顺利完成理论授课和现场教学
理论授课包括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主讲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的当代认知》,南京市文旅局(文物局)林劲处长主讲的《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实践》,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园林景区党委副书记、园林景区发展中心主任肖洁主讲的《文化遗产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策略》,扬州城大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余国江主讲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管理》,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陈列展览处副处长胡卓然主讲的《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以及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丁洁教授主讲的《文物主题游径设计与实施》等理论课程
培训班还采用了课程总结发言、小组专题研讨、现场学习交流等模式,使参训学员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激发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思路,同时有效提高参训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例如,根据教学安排,每次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名学员现场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发言。大家分别对文物保护工程理念、城关区文物保护情况、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情况、曲水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情况、林周农场红色旅游实践及烈士陵园保护利用等进行了课程总结发言。
同时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针对拉萨市博物馆管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文旅融合等新时代文物工作需求,到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南京博物院、南京城墙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汉陵苑、个园、扬州宋夹城遗址公园等代表性教学点,让大家亲身感受南京和扬州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旅资源,深入了解两地文物保护利用的运作机制,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拓宽发展视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训组织管理安全有序
培训期间,主办方与承办方特别注重制度管理,严格考勤纪律,将管理制度列入学员手册,并将学员分为4组,每组每天实施安全“0报告”制度,要求参训人员不得相互宴请,不得饮酒,不外出参加任何形式的宴请娱乐活动等。
三、培训成果丰富有效
围绕“拉萨文博资源如何转化为文旅消费产品”和“拉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点”两个主题,学员们对课程学习和现场教学心得进行了分组交流研讨。大家表示,通过培训,对文物保护利用,特别是文旅融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为期10天的专题培训,项目主要达到了以下效果:一是进一步提升了参训人员文物保护利用的专业能力。通过各位专家教授的理论讲解与学员之间的深入交流,大家对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相关业务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听完贺云翱教授的授课之后,大家普遍反映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今后工作中一定会更加珍惜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有效利用。二是深化民族情感联结,进一步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鲜活见证,也是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力量。通过专题培训,挖掘文物背后的民族团结内涵,例如在瘦西湖现场教学过程中,讲解员详细讲解了瘦西湖白塔(藏式神变塔与江南园林美学结合)的建筑历史与特点,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一体”文化共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自觉行动。三是为地区之间、参训学员之间提供了交流平台。此次培训不仅让参训学员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拉萨与江苏地区之间的交流学习架起了桥梁,形成立体化交流体系,大家可以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促成各族文化相互交融,促进民族文化深度互鉴。
培训结束,各位学员对此次培训的组织管理、教师授课、现场教学、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高度评价,学员们普遍反映此次培训使他们受益匪浅,并表示一定要将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专业能力,为拉萨文化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